散文
文/江懦汐
近日的公園,草色青幽,繁花似錦。我坐在石凳上,看一位老人在樹蔭下打磨一塊溫潤的玉石。他的手指在玉面上來回摩挲,砂紙與玉石摩擦的沙沙聲,仿佛在訴說著時光的故事。那一刻,我忽然覺得,這世界何嘗不是打磨我們的工具,而我們的心靈,正是在這日復一日的打磨中,漸漸顯現(xiàn)出獨特的光澤。王陽明說:“心外無物,心外無理。”初讀時只覺過于唯心,仿佛否定世界的客觀存在。但隨著歲月沉淀,方知此處的“心”,是感知與理解世界的主體意識。世界的存在誠然客觀,可它之于我們的意義,卻由內(nèi)心賦予。就像山間之花,未被注視時寂然無聲,目光觸及的瞬間,才綻放絢爛色彩。世界如同明鏡,在與它的互動中,我們不斷打磨心靈,照見真實自我。
身為普通職工,每日穿梭于工作與生活。繁雜的事務、復雜的人際、突發(fā)的挑戰(zhàn),都似砂紙,看似粗糙,卻悄然磨去心靈的雜質(zhì)。猶記初入職場,面對陌生環(huán)境與高強度任務,滿心迷茫焦慮。但每一次克服困難,每一次與同事協(xié)作,都讓我更清晰認知自己的能力與不足。恰似王陽明于龍場驛困境中反思頓悟,我們也在世界的打磨里,明晰內(nèi)心,尋得生命方向。
世界是多元的,充滿了各種可能性。我們以主體意識去擁抱世界,世界也以它的豐富性來滋養(yǎng)我們的心靈。當我們以積極的心態(tài)面對生活的挑戰(zhàn),用真誠的態(tài)度對待身邊的人和事,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這打磨中變得更加堅韌、更加通透。就像那塊被老人打磨的玉器,最初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,經(jīng)過歲月的雕琢,最終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。我們的生命,也在世界的打磨中,逐漸展現(xiàn)出獨特的魅力。
站在人生的長路上,回望走過的足跡,那些曾經(jīng)的挫折與困難,都已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風景。世界是我們打磨自己的工具,而我們的主體意識,就是握住這工具的手。只要我們心懷光明,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我的覺察,就能在世界的打磨中,不斷擦拭心靈的鏡子,讓它映照出更廣闊、更美好的天地。
微風拂過,老人手中的玉器已初現(xiàn)光彩。我知道,這世界的打磨從未停止,而我們的心靈,也將在這永恒的過程中,逐漸接近那至真至美的境界。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