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奏的壞處(一)
大哥的小孫子在上幼兒園,國慶小長假時,發(fā)生在他身上的趣事,讓人歡笑,更讓人深思。
聽說他在幼兒園因為完整地唱出了電視劇《西游記》的主題歌《敢問路在何方》,并獲得班里的一等獎勵(一整塊餅干),大家紛紛給予點贊,鼓掌讓他再表演唱一遍,他爸爸為了助興,還特意用手機下載了伴奏音樂,小家伙興致滿滿,但試唱了三次,都唱快了,和伴奏的音樂不合拍,看到大家的訕笑,急的小臉漲紅,有點下不來臺,生氣地責(zé)怪他爸爸手機的音樂:“都怪你那破手機,老跟不上我唱,不唱了。”
人們從小就知道,自己做事錯了或者不順利,首先責(zé)怪別人與環(huán)境,而不善于從自身找找原因。
忙碌的將軍(二)
在太爺家里看著電視,他來了興致,模仿士兵打仗的情景:他用繩子把兩個純凈水桶綁在后背上,充當(dāng)火焰噴射器的油桶,手里拿著玩具槍,讓他奶奶幫著站崗放哨。
一本正經(jīng),邊喊變動做:立正,稍息!大步走!
接著,一會兒彎腰前進,左右警惕地搜索,一會兒臥在地上瞄準(zhǔn)射擊、嘴里不停地喊著:“前進!前進!叭叭!叭叭!全都打死敵人;噗噗!噗噗!全都燒死敵人,解放全中國!”
逗得大家哈哈大笑,他也洋洋得意,爺爺問他:“你正像個勇敢的解放軍,趕明兒當(dāng)兵吧。”
他神氣地說:“不,我是將軍。”
小孩分不清,士兵和將軍具體做什么工作,分明干著士兵的事,卻說自己是將軍。但是,在他的視界里,將軍就是這樣的。
從小孩子的身上,我不僅看到了大人們成長的痕跡,處世為人的淵源;也看到了社會環(huán)境對人的影響,小孩子純真無邪的話語和行跡,飽含著特殊的人生哲理,給人警示,也給人教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