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——記中鐵二十一局貴南高鐵三工區(qū)經(jīng)理李敏
記者 尹登明 通訊員 彭嶸 魏民
貴南高鐵是廣西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,由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承建的第8標段,全長28.743公里,管段內有3座隧道共6.843公里,其中由三工區(qū)承建1.5座共4.2公里。勇挑重擔的就是貴南高鐵三工區(qū)經(jīng)理李敏,一位有著豐富隧道施工經(jīng)驗的年輕人。上場貴南高鐵三年多來,他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風景如畫的八桂大地。李敏在筑路工地的成長,源自他踏踏實實愛崗敬業(yè)的工作態(tài)度,從參加工作的那一天起,這名年輕的鐵二代,就立下了為祖國交通建設事業(yè)貢獻青春的誓言。
2006年7月,李敏畢業(yè)于陜鐵院鐵道工程專業(yè),先后在富廣、包西新九燕山隧道、騰隴公路任隧道技術主管;在貴陽樞紐第四項目部任工程部部長,在玉磨鐵路任架子隊隊長。在長期的施工實踐中,成長為既懂技術,又會管理的多面手。特別是經(jīng)過云南富廣高速上角所隧道、騰隴戶撒隧道,尤其貴陽樞紐龍洞堡機場隧道施工,使他成長為經(jīng)驗豐富的隧道施工管理人才。
上場貴南高鐵后,項目經(jīng)理池平平、書記高新平、常務副經(jīng)理衛(wèi)福星、總工黃矩銀等項目領導慧眼識才,讓他擔任三工區(qū)經(jīng)理,主管白秀山1#隧道出口、弄力大橋、白秀山2#隧道施工。李敏沒有讓寄予厚望的項目部領導失望,帶領三工區(qū)員工以務實的工作作風,做出了顯著的成績。
15年前,李敏參與施工的第一座隧道,是云南富廣高速公路上角所隧道。該隧道為風化碳質灰?guī)r,節(jié)理裂隙發(fā)育,滲水涌泥嚴重,穩(wěn)定性差,易坍塌,溶洞暗河縱橫交錯,地質復雜。洞口發(fā)生兩次滑坡,技術人員迅速拿出處理方案,進行二次刷坡,用小導管注漿,施作錨桿,掛鋼筋網(wǎng),噴射混凝土,加固滑坡面。由于隧道地質與設計不符,施工中險情不斷,施工人員用工字鋼替換格柵拱架,打超前小導管注漿,一系列嫻熟的操作,讓剛出校門初涉隧道的李敏大開眼界,也讓他對隧道施工產(chǎn)生了濃厚興趣。

云南富廣高速上角所隧道
位于中緬邊境線上的騰隴二級公路戶撒隧道,作為隧道技術主管的李敏參與了隧道施工的整個過程。騰隴二級公路全長154公里,共分為12個標段,是云南德宏州“三縱三橫”公路網(wǎng)規(guī)劃的“三縱”之一,同時,也是云南省與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間的國際交通運輸陸路通道。由中鐵二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第9合同段,全長2.238公里,其中戶撒隧道為1599米,是騰隴二級公路全線第一重難點控制工程,同時也是德宏州境內最長的隧道。隴川是一座集奇異的民族文化,獨特的民族風情,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于一體的邊境小城。騰隴公路設計為二級公路,但戶撒隧道卻是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施工。作為全線的控制性工程,它不僅是邊疆少數(shù)民族的致富路和希望路,而且還是關系到國門的形象工程。
開工前,隧道技術主管李敏對戶撒隧道進行了仔細研究,地質為構造剝蝕山地,植被發(fā)育茂密,地形縱坡起伏很大。隧道進出口場地狹窄,兩邊山勢均為“V”字狹谷,且全部被森林覆蓋,毒蛇、螞蝗、殺人蜂很多,根本沒有路。為及時修建便道和臨時設施,在項目經(jīng)理羅小龍的帶領下,李敏和測量人員不顧危險在原始森林中進行勘察,他們每人帶一把砍刀,硬是在森林中砍出一條路來。
戶撒隧道進出口地質,均為腐殖土及全風化花崗巖,進口淺埋長度302米,最薄處僅4米。李敏配合項目總工梁建強、副總工白國遠、制定了“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開挖洞口、超前大管棚施工”的方案,一舉突破了施工難點。

筑路人的腳步,永遠不會停止。
參加貴陽樞紐鐵路龍洞堡機場隧道的建設,使李敏的筑路人生站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度。
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,是國內首座全新設計的“空地一體化立體交通樞紐”,貴陽樞紐鐵路龍洞堡機場隧道全長2496米,設計時速250km/h。隧道里有三層結構,地下負三層為高鐵車站,負二層為輕軌車站,負一層為高鐵和輕軌共用站廳層,地上是機場立交,從而使乘高鐵、輕軌到機場的旅客實現(xiàn)了“零換乘”。上場前期,項目部安排李敏擔任隧道技術管,負責龍洞堡機場隧道進口段施工。
龍洞堡機場處于龍洞堡褶皺帶,屬喀斯特地貌,山體內有溶洞、斷層、巖溶帶。當時修建機場時,由11座山頭削平而成,采用的是大爆破填平,在這樣的地質下面打隧道,風險極大。年輕的李敏面對的是一項前所未有的高精尖,重難險工程。

高鐵車站由8部扶梯通道、兩部垂直電梯、兩個通風豎井與輕軌車站連接,高鐵和輕軌共用站廳層,與長度分別為270米、210米、寬度分別為8米、6米的行車通道與機場航站樓停車場相連,高鐵和輕軌車站共有380部電梯通向候機樓,這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夢幻工程。




三工區(qū)管段為白秀山1#隧道出口、弄力大橋、白秀山2#隧道。其中,白秀山1#隧道全長3300米,二工區(qū)負責進口1700米,三工區(qū)負責出口段1600米,長210米的弄力大橋,設計為6跨,夾在兩座隧道之間,白秀山2#隧道全長2500米。
在李敏的陪同下,記者首先進入白秀山1#隧道,剛走到口洞,卻發(fā)現(xiàn)并排著一大一小兩個洞口。李敏說:“白秀山1#隧道出口,日涌水量最大時達3萬立方米,因此,在距主洞20米左右打了一條并行的,長758米、寬4.5米、高6米的泄水洞。”
白秀山1#出口巖溶發(fā)育,有11個比較大的溶洞,分布在一千多米的范圍內。最大的溶洞縱向長4米、寬5米,洞頂高達十幾米。他們采取在邊墻和拱頂加強初期支護,加密鋼拱架支撐,間距0.6米一榀,在溶洞空腔處泵送厚2.5米厚混凝土處理方法。吹砂厚度2米以上,一個溶洞就要泵送混凝土二、三百立方米,吹砂一百多立方米。
據(jù)李敏和技術主管吳亞明介紹,與白秀山1#隧道相比,白秀山2#隧道大的溶洞就達到14個,平均一百多米一個。一下大雨暴雨,隧道涌水就會漲到5萬立方米,最高日涌水量達到7萬立方米。為了克服涌水對隧道施工的影響,他們在主洞左側18米處平行打了一條1780米的泄水洞。兩條泄水洞累計2500多米,實際上三工區(qū)隧道掘進達到6.7公里。
白秀山2#隧道進口掘進至120米、160 米時出現(xiàn)兩個大溶洞,其特點是溶洞中套著溶洞。挖開一看,從仰拱面以下3米為第一處溶腔,空洞深5米,不規(guī)則長和寬6米左右,溶洞下面10米又出現(xiàn)溶洞,為填充性溶洞、富水,經(jīng)探測深度達14米,形狀不規(guī)則,橫向寬度無法得知,延伸至隧道以外,地下水豐富、形成暗河。為了搬掉這兩只“攔路虎”,徹底整治溶洞,以絕后患,李敏和技術人員在項目總工黃矩銀指導下,收集整理第一手資料,上報并請業(yè)主、設計院、監(jiān)理到現(xiàn)場查看,進行設計變更。

由于地下暗河水量大,潛水泵一停水就立馬冒上來,施工安全風險很大,必須24小時抽水,一根樁基配一臺潛水泵。因隧道高度有限,旋挖鉆必須經(jīng)過改裝才能進洞作業(yè),施工起來也十分麻煩。李敏既抓進度,更重視安全生產(chǎn),每天進洞6次以上,深夜12點也要進洞查看一遍才放心。隧道二襯、樁基澆筑都要在現(xiàn)場旁站監(jiān)督。尤其是每天早晨工人進洞前都要講解安全注意事項,安全警鐘時時敲。三工區(qū)隧道掘進、施工樁基沒有發(fā)生過任何安全事故。
李敏在貴陽樞紐龍洞堡機場隧道時,就處理過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溶洞,在溶洞處理方面有一定經(jīng)驗,項目部領導也相信他有這個實力。龍洞堡機場隧道溶洞里沒有水,而貴南高鐵白秀山1#、2#隧道都有大量涌水,其施工難度遠遠比龍洞堡機場隧道大。李敏的特點是能活學活用,融會貫通積累經(jīng)驗,體現(xiàn)出他對重難點工程把控的能力,積累了豐富的現(xiàn)場管理經(jīng)驗。

隧道里架橋,是貴南高鐵施工的一大奇觀,體現(xiàn)了中國鐵建員工高超的智慧和靈感。在世界上享有基建狂魔的中國,絕不是吹牛,而是靠實干干出來的。
高鐵鏖戰(zhàn)急,施工再提速。李敏告訴記者:“洞內樁基將在8月底完成,并力爭在9月底完成隧道二襯及仰拱施工,為六太特大橋、標尾的六江大橋架梁創(chuàng)造條件。”貴南高鐵已勝利再望,但李敏和三工區(qū)的員工們卻更加忙碌,雖然已過立秋時節(jié),但廣西馬山仍然是酷暑天氣,他們正揮汗如雨,奮戰(zhàn)在施工現(xiàn)場。李敏帶著他的團隊,誓把一腔青春熱血獻給秀美的八桂大地,獻給貴南高鐵。
為您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