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初聽到這個名字,那會上學(xué)前班,剛6歲,剛脫掉開襠褲沒幾年。那時撅著屁股在學(xué)校里撿冰棍紙和冰棍棒,是我能踐行“為人民服務(wù)”的唯一行動。
農(nóng)村的八十年代物質(zhì)是及其匱乏的,人都窮的很平均,更別提精神需求了,最滿足的事情就是大隊組織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看電視,那時的黑白電視機很小,只有一個頻道,信號也不清晰,隔遠了只能聽個響,但大家卻都樂此不疲,電視節(jié)目也就是革命影片和新聞之類的,但卻裝著所有孩子的偶像和夢想。
貧乏的物質(zhì)和精神供給是那個年代特有的,但是真誠和樸實也是那個年代特有的,鄰里之間誰有困難都會得到大家的幫助。家里沒面了喊一聲,就會有人把面給你送來,因為是糧票供應(yīng),借個油、鹽、醬、醋的也是難免的,大伙也總能很快還上,因為大家心里都明白,其實誰家都缺,誰家都不容易。
每到農(nóng)忙時,鄰居們都會坐在一起,討論今年先干誰家的活,然后按照地塊情況排個先后,輪最后的那家來年排第一個,我們稱之為“幫工”,這一幫便是好幾十年。
在我的記憶力,那時的毛主席像章是必備,每家都有整整齊齊一大抽屜,黃軍裝還是很多的,書包也一個色兒,所以大家都經(jīng)常會為有一雙白球鞋而驕傲。家里有兩個孩子的,大的穿完又給小的穿,有時候還會借給朋友穿出去瀟灑一下,游個泳回來丟一只,爹娘就會讓你哭半晌。我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一群孩子排著隊,嘴里唱著“我們都是神槍手,每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。”舉著自制的小旗子滿大隊的轉(zhuǎn),就這樣,《游擊隊之歌》伴隨了我整個童年。
上了初中,我們“學(xué)雷鋒”終于換來了升級,除了撿垃圾之外,還要撿牛糞、羊糞。學(xué)校還組織大家春天幫大隊植樹,秋季幫助農(nóng)戶盤埋葡萄樹,十來歲的年級正是玩鬧的時候,活是干了一些,但也捎的一頭一身的土,一出汗就只能看見兩排參差不齊的牙齒。那時是不能讓我們在路上看見誰家的牲口拉不動車的,因為我們肯定會一哄而上的,雖然力氣很小,但是我們喊聲大啊,驢兒牛兒一驚嚇,便卯足了勁兒往前奔。那時的水很甜、天很藍、星星很亮。
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,多年養(yǎng)成的習(xí)慣,看見地上有垃圾依然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,依然會在人行道上攙扶老人過馬路,依然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那時的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應(yīng)該是這樣的。
在之后的二十年的人生經(jīng)歷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學(xué)習(xí)雷鋒的,很多模仿雷鋒的,很多成為雷鋒的。然而真正定義雷鋒精神的,絕對不是你感天動地的言辭,而是你點點滴滴的善舉,是延綿不斷的無私的奉獻。雷鋒精神之所以存在這么久,不是因為他有什么偉大的壯舉,而是他“為人民服務(wù)”的日積月累。
其實從撅著屁股撿冰棍紙的那時起,雷鋒就已經(jīng)在我們心中深深的埋下了種子,無論是14寸黑白小電視機,鄰里之間互幫互助,互穿白球鞋的童年,還是灰頭土臉的推車少年,雷鋒精神都在潛移默化的指引我。雷鋒精神之所以偉大,是因為他助人為樂的精神,是革命到底的意志,更是深入腦髓的記憶,只有堅持不懈的人,才會真正的成就雷鋒精神。
三月五日是學(xué)習(xí)雷鋒的起點,而終點卻是下一個三月五日。
農(nóng)村的八十年代物質(zhì)是及其匱乏的,人都窮的很平均,更別提精神需求了,最滿足的事情就是大隊組織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看電視,那時的黑白電視機很小,只有一個頻道,信號也不清晰,隔遠了只能聽個響,但大家卻都樂此不疲,電視節(jié)目也就是革命影片和新聞之類的,但卻裝著所有孩子的偶像和夢想。
貧乏的物質(zhì)和精神供給是那個年代特有的,但是真誠和樸實也是那個年代特有的,鄰里之間誰有困難都會得到大家的幫助。家里沒面了喊一聲,就會有人把面給你送來,因為是糧票供應(yīng),借個油、鹽、醬、醋的也是難免的,大伙也總能很快還上,因為大家心里都明白,其實誰家都缺,誰家都不容易。
每到農(nóng)忙時,鄰居們都會坐在一起,討論今年先干誰家的活,然后按照地塊情況排個先后,輪最后的那家來年排第一個,我們稱之為“幫工”,這一幫便是好幾十年。
在我的記憶力,那時的毛主席像章是必備,每家都有整整齊齊一大抽屜,黃軍裝還是很多的,書包也一個色兒,所以大家都經(jīng)常會為有一雙白球鞋而驕傲。家里有兩個孩子的,大的穿完又給小的穿,有時候還會借給朋友穿出去瀟灑一下,游個泳回來丟一只,爹娘就會讓你哭半晌。我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一群孩子排著隊,嘴里唱著“我們都是神槍手,每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。”舉著自制的小旗子滿大隊的轉(zhuǎn),就這樣,《游擊隊之歌》伴隨了我整個童年。
上了初中,我們“學(xué)雷鋒”終于換來了升級,除了撿垃圾之外,還要撿牛糞、羊糞。學(xué)校還組織大家春天幫大隊植樹,秋季幫助農(nóng)戶盤埋葡萄樹,十來歲的年級正是玩鬧的時候,活是干了一些,但也捎的一頭一身的土,一出汗就只能看見兩排參差不齊的牙齒。那時是不能讓我們在路上看見誰家的牲口拉不動車的,因為我們肯定會一哄而上的,雖然力氣很小,但是我們喊聲大啊,驢兒牛兒一驚嚇,便卯足了勁兒往前奔。那時的水很甜、天很藍、星星很亮。
大學(xué)畢業(yè)后,多年養(yǎng)成的習(xí)慣,看見地上有垃圾依然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,依然會在人行道上攙扶老人過馬路,依然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那時的我覺得這個世界就應(yīng)該是這樣的。
在之后的二十年的人生經(jīng)歷中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很多學(xué)習(xí)雷鋒的,很多模仿雷鋒的,很多成為雷鋒的。然而真正定義雷鋒精神的,絕對不是你感天動地的言辭,而是你點點滴滴的善舉,是延綿不斷的無私的奉獻。雷鋒精神之所以存在這么久,不是因為他有什么偉大的壯舉,而是他“為人民服務(wù)”的日積月累。
其實從撅著屁股撿冰棍紙的那時起,雷鋒就已經(jīng)在我們心中深深的埋下了種子,無論是14寸黑白小電視機,鄰里之間互幫互助,互穿白球鞋的童年,還是灰頭土臉的推車少年,雷鋒精神都在潛移默化的指引我。雷鋒精神之所以偉大,是因為他助人為樂的精神,是革命到底的意志,更是深入腦髓的記憶,只有堅持不懈的人,才會真正的成就雷鋒精神。
三月五日是學(xué)習(xí)雷鋒的起點,而終點卻是下一個三月五日。
為您推薦